翰墨青和蔼的看着南宫易辰,脸上渐渐的浮现出一抹浓浓的思念之情,那晚黑灯瞎火的看得不是很清楚,今日方才发现南宫易辰与丽妃娘娘很是相像,不免有些怀念起已故的丽妃来,见南宫易辰还跪在地上,便开口说道:“我儿不必多礼,起来吧,来到父皇身边来,让父皇好好看看你”。
南宫易辰没有否认,也没有承认,只是依言向翰墨青走近了些,那老皇帝翰墨青越看越是满意,心中后悔当初自己怎么就没有好好的疼爱这个儿子呢,还好当年的那场大火没有造成遗憾,“这些年我儿受苦了,委屈你了,不过一转眼,我儿都长真么大了,父皇很是欣慰啊,相信你母妃在天上看到也该高兴了吧,朕不是个好父亲,没有照顾好你,你不要责怪父皇,现在父皇知道自己错了,父皇一定弥补这些年来对你的亏欠”。
说道动情之处,父子两竟然也雨泪俱下,想起过往的一切,两人面上都浮现出一丝幸福,可惜母妃命薄,南宫易辰在心中暗暗发誓,母妃的仇他一定会报,他要一点一点的从哪个女人身上夺回来。南宫易辰拉着翰墨青的手说道:“孩儿不苦,也从来没有责怪过您”。
翰墨青满意的点了点头,对安公公说道:“小安子宣纸吧”那安公公点了点头,拿出一卷圣旨,当众念道:“大皇子翰易辰接旨”。
南宫易辰见此,当即跪下,“翰易辰候旨”。
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,大皇子翰易辰沉稳内敛,文武双全,忠孝节义,深得朕心,今册封为监国太子,即日上朝参与大小国事,学习各类政务,为朕分忧,钦此”。
南宫易辰没有想到翰墨青会如此急切的将太子之位传给自己,不过这样倒是正合了自己的心意,这样一来,自己立足于安雅倒是容易得多,只是父皇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呢?是想要弥补他心中的愧疚?还是因为翰墨辰不争气?亦或者是因为自己带人治好了他的病?但也容不得南宫易辰想太多,待安公公念完,南宫易辰便伸出双手,接过圣旨,“翰易辰接旨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”。
翰墨青满意一笑,“好了风儿起来吧”。站在朝堂上听着翰墨青册封太子旨意的大臣们,大多数不是很明白。这大皇子即使再怎么好,也不过刚刚回归,皇帝为何会如此?而且大皇子尚在人世的消息朝中的大臣们都是此时才知道,皇帝又是如何得知的呢?册封太子圣旨颁下以后,很多大臣眼明心静,有些大臣则是瞠目结舌。支持翰墨辰的大臣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也不明白皇上怎么突然就册封太子了呢?
不免有人暗自揣测其中的事情,但翰墨青却是一句解释都没有,南宫易辰(此后改做翰易辰)同样也不做解释,朝堂之上有人欢喜,有人忧愁,倒是那兵部侍郎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荣华富贵要与自己擦肩而过,心有不甘,便站出来跪在大殿上说道:“启奏皇上,大皇子如今刚刚回国i,对于朝中大事尚不了解,如此草率的册封太子,臣以为此举不妥”。
那些拥护翰墨辰的人,见有人出头,便也纷纷站出来附和道:“臣等附议,皇上,大皇子刚刚归来,对于我安雅一无战功,二无民心,三无任何作为便册封为监国太子,实在是不妥”。
同样也有支持翰易辰的人,其中以丞相苏云为首站出来说道:“如今安雅二皇子失德,皇上龙体欠安,幸好大皇子归来,正好为皇上分忧,老臣并不觉得不妥,更何况自古以来皇储都立长子,无论早晚大皇子都会是我安雅的太子,如此,早一点岂不是比晚一点更好”。
那兵部侍郎见苏云出头,心有不甘,继续说道:“丞相此言差矣,自古以来,能者居之,老夫倒是以为二皇子更加适合做安雅的太子”。
“皇上....”
“好了,众卿家不必多言,朕圣旨以下,君无戏言,尔等不必多言,大皇子也是朕的儿子,他的能力朕明白,相信他也会在未来的日子中将他的才能一一展现给各位,你们就拭目以待吧。好了,若无别的事情,就此退朝”。
“皇上英明,恭送皇上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”。
皇帝突然回头对翰易辰说道“风儿你随朕来”。苏云见着离去的身影,心中甚是欣慰,这安雅的未来也算是有了可托之人,只是那兵部侍郎的心中却并不这样想,而是想着尽快将这个消息传递给远在边关的翰墨辰,期盼他快点大胜仗回来,否则,只怕是皇位无望了。
>